【一休妈】魔幻最末章∣二刷山西古建筑
阳泉
关王庙 (第四批国保,宋)
位于阳泉市郊东北5公里白泉乡林里村,宋宣和四年(1122年)重修。
庙坐西南朝东北,随山势而筑。中轴线上从前至后分为外院、下院、上院三部分,由低而高层叠而进。我到访时因维修关闭,飞了无人机。
“斯飞坐标”的照片
山门
乐楼
牌楼
上院山门
献殿
正殿,面阔三间,进深三间,六架椽屋,单檐歇山顶。前檐设廊,当心间辟门,两次间设破子棂窗。廊下斗五铺作双抄重计心造;檐下斗五铺作出双抄。殿内梁架四椽对前乳用三柱,梁上驼峰、蜀柱、叉手等皆为宋代风格。
大王庙(第五批国保,金至明)
位于阳泉市盂县县城北,为春秋时晋国上卿赵武之行宫。现存建筑寝宫为金代原构,正殿为明代建筑,余皆清代所建。
刚到时发现庙门关着,先飞了无人机。后来发现从旁边的小院可以进入。
正殿里面有工作人员在做塑像修复,另有一个工作人员里里外外地跟着我,生怕我搞破坏
山门面宽三间,进深四椽,单檐硬山顶。台基与乐楼相连,乐楼为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建,面宽三间,进深五椽,歇山卷棚式屋顶。
正殿是庙内主体建筑,明天顺年间(1457——1464年)重建,面宽三间,进深六椽,单檐歇山顶,筒板瓦覆盖,前檐插廊。斗为五踩双下昂。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前后单步梁通檐用四柱。
正殿内的文物修复人员
寝宫位于大殿之后,面阔三间,进深四椽,单檐悬山顶,屋顶为筒板瓦覆盖。柱头卷刹显著,圆和自然。柱上阑额普拍枋呈“丁”字型断面,出头垂直砍截,不作任何装饰。斗五铺作,单抄单下昂重造,明间补间铺作出45度斜。梁架结构为四椽通达内外。
府君庙(第六批国保,元至清)
位于阳泉市盂县上社镇中社北村。据正殿攀间枋题记,元延佑二年(1315年)重修。
文保员非常和善,接了电话来开门,还跟我们讲解,遇到知识点还不断地考我们。据说这座庙当地老百姓称作“释迦寺”
正殿为元代建筑,面阔三间,进深六椽,单檐悬山顶。梁架结构为四椽对前乳用三柱。前檐柱头斗为五铺作双下昴,补间出45度斜。后檐斗为四铺作出单抄。四椽下有“大元国延二年······”题记。
大殿门口的石碑,文保员也说不个所以然